《新冠肺炎-安心系列4》

心理師 文章

台灣疫情逐漸趨緩,大家也慢慢開始打理自己的生活,持續完成預定的生活或人生目標。疫情期間長期待在家中以及疫情資訊的轟炸,容易使我們感到心理煩悶、焦慮,因此,疫後生活的第一步就是要來檢視自我目前生活中的焦慮,以及如何處理焦慮恢復正常生活。
   
🗝需要處理的焦慮相關行為如下
對許多事情或行為出現過度、不真實的且很難控制的焦慮,並且持續至少1個月。
➡動作的緊張,例如躁動、疲憊、顫抖、肌肉緊繃
➡自律神經過度興奮:心悸、呼吸短促、口乾、吞嚥困難、噁心、腹瀉
➡過度警覺:例如持續處於即將陷入焦慮狀態,不斷感到急躁不安、難專心、難入睡、易怒等表現。
  
過度焦慮的狀態可以透過藥物或是心理治療改善,臨床上心理師會透過這些步驟,來協助您漸少焦慮情緒的困擾
  
🔸焦慮心理處遇的歷程🔸
🌱初始:評估期🌱
首先,當您帶著困擾已久的問題前來時,我們先進行心理衡鑑,包括瞭解您焦慮的表現、經驗及影響,對您的狀況越了解,我們越可以準確的處理您的困擾。
 
Step1:心理衡鑑,心理師會透過會談以及相關的測驗,了解您的焦慮情境、想法、感覺和行為,並評估目前的焦慮,以及焦慮對您生活、工作、人際上的影響
Step2:評估藥物、生理因素等各種可能造成焦慮的原因
Step3:有必要時轉介其他生理、心理功能檢查,釐清生理因素協助相關目標擬定。 
  
   
🌱介入期🌱
當對您的焦慮有透徹的了解之後,我們就會進入治療的階段,在這段期間會學習一些心理學的技巧來處理原本無法忍受的焦慮,以及對可怕狀況的應對能力,讓自己不過度焦慮,以有現實感的方式解決問題!
  
Step1:討論與焦慮有關的認知、生理和行為的組成,找出適合您的治療方式
Step2:學習「放鬆技巧」以及如何應用,當您身陷在緊張的漩渦時可以拉自己一把,安撫自己的情緒
Step3:學習設置「擔心時間」,練習控制日常生活中不時冒出的焦慮情緒
Step4:了解您種種擔憂背後的不符現實、災難化等等的信念,這些信念造成焦慮的想法、行為和情緒的根本因素。
Step5:心理師會和您一起找出正向、符合現實以及充滿能量的替代性想法,以新的想法展開平靜、安心的生活
   
  
🌱重建及維持新生活🌱
當您熟悉調節自己的焦慮、掌握自己的想法時,我們希望將這個好的改變持續下去,因此,在治療的後半部我們會找一些方法維持現在平穩的生活,另外,還有當焦慮又突然侵襲時可以怎麼因應

step1: 從現存的焦慮辨認過去和現在主要的生命衝突,找出造成個人焦慮的成因,包含對預期的焦慮及過度反應傾向、學習人際互動等技巧,有效減少造成焦慮的原因
step2: 在努力生活的同時,也得要學著接受生命中的限制、
step3: 忍受焦慮帶來不舒服的感覺,減少負向情緒對您的影響
step4: 最後,維持投入在工作、家庭、社交活動中,以及生活中令你愉快的活動,享受維持平穩、安心的生活


👩‍⚕無所不在的關心,就在您的居家健康促進醫院,您的家庭心理師👨‍⚕
  
若需要更多幫助,歡迎與宏濟醫院聯繫,與醫師、心理師做進一步洽詢!
https://newhongc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