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憂鬱(上):如何不讓「走出憂鬱」的動力反而成了「走入憂鬱」的陷阱?

心理師 文章

文字:本院 蘇俊濠 諮商心理師

如果今天問問身邊親友:「誰自己或認識的人曾受憂鬱症或相關情緒困擾過?」可能會多於一半人舉手。時代的相對開放,讓憂鬱症成為能公開談論的事,降低了社會目光的壓力,抗憂鬱症的藥物及醫療資源比過去也多了不少,然而罹患憂鬱症的人口卻越來越高,還有年輕化的趨勢。

憂鬱症的診斷說明了一些事,同時引起更多的提問。比如,病人想知道「症狀」的意義,為什麼發生在他的身上?就現在的主流說法,症狀都是多重構成的:從大腦的缺陷、認知與思想的因果、童年影響力、家庭與伴侶的動力關係,和社會結構的壓力。

今天如果到精神科求診,一般都會被告知憂鬱症是內分泌失調的生物因素導致,因此服用各種憂鬱劑是最常見的介入方式。但多年來也有不少研究指出,有三分之二以抗憂鬱劑進行治療的人仍受到症狀困擾;即便初期對藥物反應良好,也有半數的青少年從重度憂鬱症康復的五年後會再度發病;認知行為治療(CBT)的療效和抗憂鬱劑也差不多。換言之,我們無法把憂鬱症簡單歸納到生物缺陷因素。

心理學學者羅勝伯格(J. Rottenberg)認為今天需要一套新的「情感科學」診斷與治療的典範。他認為「憂鬱症源自缺陷」的概念令我們卡關;如果細看憂鬱,憂鬱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心情的持續低落、麻木、空虛、悲傷、失去激動或高興的感受等,所以本質上這是以「情緒」為中心的疾病。但人的情感不只是「生氣」或「悲傷」的文字,小動物沒有語言文字卻也有影響行動的情緒,因此情感是包含完整「身」與「心」的意義,就好比「悲傷」不是一種既定的理解方式,它還是一種消沉的姿勢、負面的感知與記憶。

面對現代人各方面的生活條件比過去都好,受到疾病或飢餓的威脅遠低於上一代,但是罹患憂鬱症的比例卻有增無減的情況,羅勝伯格說「智人有一個不怎麼光彩的特點,這個物種可以在沒有重大環境衝擊的情況下變得憂鬱。」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情感世界其實是一種「整合的系統」,它持續接收內、外世界的資訊,總結出那些有利於及有害於目前生存狀態的行為與目標,情緒系統監控著生存的壓力,影響日常行為與表現。換言之:人有解釋情緒的傾向。

人們使用語言、邏輯、分析去試圖理解困局。當人們用「思考」來對「情緒」作反應時,往往就以為情緒像數學般有公式與正確答案,但事實並非如此。智人「問題解決」傾向雖然能加強適應性,卻往往在低落情緒面前碰壁,教人越想越低落。當「思考」無法「處理」掉「情緒」時,人們對自己的思考能力就開始失去自信,在不安裡更難認清問題的本質或組成,最終使得「思考著走出憂鬱」成了「走入憂鬱」。

因此,人們需要一種不是那麼「思考」的解決方法,如改為去暫停思考、抑制處理欲、放下自我批評。今天一些接納及正念的治療取向,正是讓人允許心中存有負面想法,建構心中的自我包容,不讓智人的思考模式不自覺地把我們帶往憂鬱的路。

其實一個人在家中也可以嘗試思想的正念觀察練習,一開始可能專注時間和品質不如理想,但持續的練習將會慢慢看見正念的成果。你可以這樣開展:
(1) 用舒服的姿勢坐好,閉上雙眼,安靜下來;
(2) 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之上,注意呼與吸的流動;
(3) 持續這樣呼吸5-10分鐘,直至心神沉穩下來;
(4) 專注心智,觀察每一個出現又消失的思緒;
(5) 不去阻止思緒出現,也不阻擋他們消失;
(6) 把注意力慢慢回到呼吸上,直到再次沉穩下來;
(7) 想像心智像藍天,思緒像浮雲,不反應,只觀察。

參考:《憂鬱的演化》(左岸出版)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