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憂鬱(下):希望必須有,憂鬱能治好

心理師 文章

文字:本院 蘇俊濠 諮商心理師

跟大眾想像有點不同,憂鬱症並非把人們變成無法生活的廢物,而是以特定的方式影響人的思考與行動,最終讓患者感受到自己像是日久失修而損毀的機器。好比作家 Jeffrey Smith 把自己的憂鬱症形容作「停格的動畫」,每天都過著失去行動力、社交動機低、難以入睡的日子。因此,在外觀上對事情變得越來越冷淡的憂鬱患者,其實內在常常在自責:我沒有用!做不好!

憂鬱患者的自責聲音是來自「做事的文化」壓力:社會常常在傳達一種「沒產能=廢物」觀點,使得憂鬱而無力工作的人被進一步貶抑。負向的心情不斷強化負向的認知基模,而負向的認知基模又反過來放大負面情緒,最後導致憂鬱症狀的頑強與持久性,深度憂鬱的發作往往會持續六個月或是更久。

不過,憂鬱症患者一定要保持希望感,因為在醫學研究上憂鬱症屬於「自限性疾病」(Self-limited condition),表示它會自行終結,大多數人都可以脫離憂鬱症!從病發到住院,1/3 人在兩個月後會逐漸恢復;追蹤觀察下來,半年後約有 1/2 的患者已經完全康復;而即便是持久的憂鬱,在第五年後亦有近 9/10 的康復率。

「自限性疾病」的自癒保證確實令人安慰,但仍需要醫病雙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撐過「我何時才會好?」的煎熬時期。相反,病症拖得愈久,康復的時間仍是會拉得愈長。有研究發現困於憂鬱超過三年的病患,所需要的復原過程就會拖得更久,因此及早消除憂鬱因子對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正規的治療」是改善憂鬱、加快康復的重點。

慢性憂鬱有許多構築和維持的因素:好比神經質的性格、具壓力的作息混亂、長期關係不和睦、人際關係中常發生衝突、或童年時遭受但未處理的創傷等等。如果能及早消除部份因素的負面影響,就可能抓緊憂鬱症的初期改善的機會。

抗憂鬱的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正念、人際治療,乃至一些支持性的心理動力取向心理治療,都是能有效與藥物配合,加速療效的介入方法。

大概有 3/5 的憂鬱患者能在服用藥物的頭兩週就顯著的病情改善,有好的預後,因為早期改善使康復的過程變得更完整,甚至促使人們開始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而對未來的希望感又進一步擊退了低落情緒,即藥物幫助人儘早恢復問題處理能力,減少問題堆積與結合下的複雜性與無助感。

許多憂鬱症初期就逐漸改善的人們都有嘗試運動、保持活躍、維持正常作息、接受治療、遵從回診、以及嘗試充分利用自己所身處或擁有的社會支持網路,不因為遇到挫折就從上述支持因子中退出。一些病患需要的只是身邊環境的善意,只要體驗到一點點的正向感受,就能催化行為的改變,讓患者重新投入互動與交流,繼而讓好事物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有研究指出「全新開始」(fresh start) 事物,如財困的單親媽媽遇上穩定的經濟支持人物,這個注入的困局的「希望」有時候就能夠讓根深而慢性化的憂鬱開始朝正面地發展。因此,儘早開展治療,建立穩定的社會支持系統,憂鬱其實不可怕,我們宏濟醫療團隊會跟你一起面對!

參考:《憂鬱的演化》(左岸出版)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