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心理學(上):智慧與統整,從觸摸、連結、到完整

心理師 文章

文字:本院蘇俊濠諮商心理師

面對「老年」,你會想到甚麼?一段成功又優雅的老化之旅?還是一段孤苦伶仃的慘況?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有所準備,手握關鍵的力量,才能有效面對老化的事實。

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Erikson和他的妻子Joan合著了一本《生命週期完成式》的重要書作,他們指出在生命週期的老年期階段,智慧(wisdom)及統整(integrity)是兩股最重要的力量。

智慧,並非意味甚麼真知灼見,也不必是甚麼崇高的美德。智慧的字根,是古印度梵文的「veda」,

意思是:去看,去知道,去理解。而發源自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文明裡,蘇美文字的「耳朵」和「智慧」是同一個字,「enki」,耳朵就是指向智慧之神。

智慧,既是通過看見,得以發光,又是藉由打開耳朵接收萬物,傾聽背後的意義而形成的力量。在比喻上,看是主動的,聽是被動的,兩者合二為一,就是一種力量的構成與流動。而由於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無法用眼睛看的,也沒有智慧是不需要分辨與消化的,所以看與聽,也是指「啟示、辨識、洞察」的能力。

從看與聽之中,可見人類的智慧不是抽象的,而是依賴感官知覺來發展的。在日常生活裡,

讓感官的知覺帶領我們走向智慧,就是說更懂得與自然相處,學習好好的感受與沈澱,與重要的他人真誠地擁抱,細聽旁人的故事,看見彼此。智慧,就在這些小事中萌芽,老年結果。

統整,是成熟的另一關鍵力量。根據《牛津英文辭典》,統整的字根是老練與機智(tact),又能衍生出觸覺的(tactile)、連結(contact)、完整(intact)等詞。乍聽之下,

上文提到人類以身體和感官去觸碰世界,一步步回應世間一切,啟發智慧;而觸摸到連結,從連結到完整,我們看到人與人生活在一起的關係連結。老化不應該等同獨立與孤單,卻是統整關係與生活,那是一種創作力的體現。老人的創作,不必是深思熟慮的表現,卻是平凡地管理好每天大大小小的活動,關注如何好好過日子的必要細節,就是這樣簡單與直接,也足夠困難了!

同樣,統整乍聽之下是一個很高貴的美德,但在心理學家眼中,就只是一項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真實感受、建立關係的力量。老人的生活也許很簡單──吃、看、聞、說、觸──統整就是使用這些簡單的方式,與他人建立豐碩與富饒的相遇意義。

智慧與統整,這兩股力量既是從早年慢慢培養而成的,亦是在老年期自我檢視時,可以提醒自己要重新努力追求的、老化危機裡的真正解方。

參考:Erikson, E. H., & Erikson, J. M. (2012[1998]). 生命週期完成式。張老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