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本院林佳霈精神科醫師
照顧失智症患者是一條長久的路。過往有不少研究顯示,相較於照護其他身體疾病,失智症的照護工作對照顧者本身,需要情緒、財務、體能各方面的付出,幾乎是其他疾病照護者的兩倍多。
因此,為了能夠持續維持高品質的照護,以下自國際老年精神醫學會對失智症照顧者之建議,簡單整理重點供大家參考,包括──
(一)以和善、關懷、溫和的態度對待失智症患者。
(二)了解疾病本身才是引起臨床精神行為問題(例如懷疑東西被偷、懷疑家人不是家人、半夜遊走、謾罵攻擊等等)之主因,而非個案故意為之。出現精神行為問題並非故意針對照顧者,而是失智症導致。
(三)照顧時要有耐心及彈性,不要一直催促失智症患者,也要瞭解任何事情都並非一成不變。
(四)即使照顧者已經做得非常好,還是要了解病情變壞是可能會發生的狀況,此為疾病所致,並非我們所提供的照護不佳。

(五)要了解疾病的短、中、長期病程發展,並且知道在疾病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行為問題,必要時所有家人及照顧者,都應該從網路或相關書籍得到失智症的相關知識,若有疑問也需要隨時與患者的醫師討論。
(六)如果可以的話,盡量讓失智症患者參與每天的活動,提供日常生活中實質選擇的機會,鼓勵患者感覺自己是重要而且有用的,並且當患者出現正向行為時予以鼓勵讚美。
(七)照顧者需要隨時關心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的極限,必要時要適時對外尋求幫助或喘息。接受家人朋友幫忙自己的日常瑣事,或找他人抒發情緒。
(八)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照顧者要對個案照顧的付出從中獲得成就感,要對每天的生活感到滿意,而非僅僅是單純犧牲奉獻,或是不得不為之。
若家屬或照顧者有任何失智症照護上的疑問,建議應主動與患者的醫師討論病情發展,以得到適當且即時的處置建議,讓照顧這件事可以變得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