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本院黃冠婷臨床心理師
自2020年疫情開始至今,我們經歷很多不同的時期。原以為疫情逐漸平靜下來,但五月時又突然爆發、確診人數不斷突破新高。隨著疫情變化,我們也學著與病毒相處,共存已成為日常。
然而,新的擔憂隨之而來,像是擔心確診、傳染給家人、被隔離影響工作、經濟壓力等。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方法,試著照顧自己的情緒,維持心理的穩定和平靜。

(1) 接納及調整負面情緒:
疫情間容易出現沒安全感、焦慮、憤怒等感受,首先我們要知道,會負面的心情是很正常的。大家可以試著找到合適的方式來舒緩情緒,例如和朋友聊天、畫圖、運動等,或是練習腹式呼吸,藉由呼吸將注意力重新專注在自己身上,透過深呼吸活化副交感神經、平靜心情。
(2) 減少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感:
醫療方面,了解居家附近資源,例如快篩站、就診醫院、藥局;工作方面,了解公司疫情應變措施、請假規則、政府補助;家人方面,找到可以協助的幫手,例如親友、鄰居、臨時托嬰。我們沒辦法控制病毒,但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好準備,找回自我控制感。
(3) 維持支持、加強聯繫:
疫情拉遠了人際間的距離,不過還是有些方法幫助我們維繫關係。利用網路和親友保持聯絡,是個不受地區、疫情限制的安全方式。聯繫時可多採用電話、視訊的方式,加入了聲音、表情的對話,會更有親切感;另外,戴著口罩對話會遮住臉和表情,在說話時注視對方眼睛、多些肢體語言,幫助我們更好的溝通。
雖然疫情變化多端,但相信我們還是有能力可以面對這些變動,讓我們在這個後疫情時代中,找到心中一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