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失智症照護者

護理、藥師、社工、職能文章未分類

文字:本院 方信閎 社工

「如果有一天我忘了我自己,你可不可以幫我記得我剛剛在做什麼呢?」這句話出自一本名為《忘了》的書,它是從失智症照護者角度出發來寫的。

在精神照護的路上,沒有一段是輕鬆且容易的。往往是一個家庭照顧沉重的傷痛,一位家庭成員的病倒,拖垮便是全家人的生活──這是在服務許多家庭的工作中,家屬所親身告訴我的事。

我們以長期照顧計畫中最常見的失智症為例,其實僅有 5% 的失智症患這可透過藥物進行治療,卻有 95% 的患者必須接受這終生不可逆的疾患痛楚。這儼然是一個沉重的壓力,因此在建立家庭支持系統上,家人的照顧心力往往會在這段路上而挫折、放棄。

在跟疾病作戰、照顧失智症家人的路上,家屬其實正學習著種種能力,有時候也是逐漸成為專業的過程。

A 家屬與 B 家屬之間,也可以是一個有效的互助資源與支援,目前臺灣有「康復之友協會」長期辦理家屬團體,透過每一位家屬的親身自白與解決問題的經驗,讓彼此學習及一同克服困境,這一段又一段克服逆境的過程都讓人無比撼動。

我相信社會充足的資源,才會造就社區的綠洲。目前民眾可依據情況,尋求相關單位提供的媒合需求及問題解決。

全台配置各式「長照中心」,協助家中失智症或自理能力不足的長輩或民眾。「身心障礙者家庭資源中心」及「社會福利中心」能夠對身心障礙者本身或其家庭的需求,以及可解決問題的管道,作出專業且精準的判斷與協助。民眾若有精神醫療需求,也可尋求「心理衛生中心」或就近「精神醫療院所」諮詢協助。

如有地點方便,您也可以到宏濟跟我們諮詢。

認識精神護理:與思覺失調症病人相處

護理、藥師、社工、職能文章未分類

文字:本院 吳淑娟 護理長

《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紅遍台灣的大街小巷,成功引起社會大眾對思覺失調症病人的關注,但我想隨著戲劇的落幕,關注也漸漸褪色了……

除了幻覺、幻聽、妄想等正性症狀外,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常常也伴隨退縮、功能退化等負性症狀。治療過程中,要讓病人信任你(這裡主要指醫師或護理師),就要花時間關懷與陪伴,才能建立有效的治療性人際關係。

在常規的藥物治療之外,病人還需要精神科護理師提供他們不同的協助,如給予練習基本的自我照顧技巧、擬定護理和行為治療的計劃、以及適時的讚美鼓勵及行為肯定。並在出院時再三溫馨的提醒,按時回診就醫,及服用藥物等重要資訊。

另外,會談技巧也是格外重要的相處之道。面對病人光怪陸離的幻覺、妄想內容時,要在長期的工作中練習妥善的應對進退,讓病人放心詳談。在面對人格疾患試探或挑釁的話語時,護理師要依靠同理又深厚的會談技巧,在會談當中既要顧及病人感受,同時也要全身而退。

身為精神科護理人員,我一直努力對病人做好陪伴及關懷工作,不論是直接給予,還是間接幫助他們尋求其他資源的連結,如打開心扉跟醫生、心理師及社工談話等──我認為這些都是精神科護理人員很日常但很重要的課題。

最後,每個人都值得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勇於面對!唯有自己用心體會觀察,以及把照愛留給自己,給予充分喘息的空間,才是在精神上保有最好的自強能量。

我要給所有用心服務的精神科護理人員加油,在自己累了有需要的時候也請好好休息!

認識強迫症(下):治療方法、四步驟、八原則

醫師 文章心理師 文章

文字:本院 湯華盛前院長 資料 & 蘇俊濠諮商心理師 編改

目前針對強迫症的藥物治療,是以抗憂鬱劑(SSRI)為主,合併抗焦慮劑或抗精神病藥物,症狀的改善率可達50%-60%,但大部分停藥 4-8 週後將會復發。

而針對強迫症的心理治療,則是以認知行為治療(CBT)為主,症狀的改善率 70%-80%,治療效果約維持 2-3 年。認知行為治療當中的「暴露-不反應法」是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故意讓患者暴露在強迫症的擔心與焦慮情境當中,而不得去執行強迫行為。進行「暴露-不反應法」的時候,可以由焦慮度最低項目開始,排列順序,並填上治療順序,逐一練習。

從「不念經→忍受焦慮→情人健在」,讓患者認知到「強迫信念」不會發生,發現「強迫行為」是個錯誤調節,藉此重新增加患者腦部正常合理的神經連結。

因此,歸納認知治療的觀點,治療強迫症有兩個要點:
(1) 先找出不合理的假設與想法:強迫症患者常有不合理的自動化思考,治療師要讓患者充分瞭解到這些不合理思考的「常見類型」,以及他有哪一些符合的類型。
(2) 再去辯駁不合理的自動思考:通過不同的治療手段,如「暴露-不反應法」或「思考中斷法」,患者認清自動化思考的「不合理性」,並逐步以合理的、正常的思考取代。

我們也可以把上述兩個要點,重新表述為治療的四個步驟:
(1) 再標記:這是強迫症狀,但不是我。
(2) 再歸因:這是我腦部的缺損。
(3) 轉移注意:不做強迫行為,改做其他活動。
(4) 再評價:在認知上減低強迫行為的重要。

而根據宏濟醫院前院長湯華盛醫師的主張,不論是用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還是每天與疾病的對抗裡,他認為治療強迫症有「八原則」
(1) 學習放下,不要放棄
(2) 背水一戰,絕處逢生
(3) 與病共存,絕不共舞
(4) 要有行動力
(5) 要工作或活動
(6) 不跟別人比較
(7) 有捨才有得
(8) 將成功的經驗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