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疾病照顧指引:生理、心理、智能、社會四層面

護理、藥師、社工、職能文章未分類

文字:本院 高志薇 護理師

面對高齡化社會結構,臨床上較常見老年精神疾病包括老年憂鬱症、認知障礙症(失智症)、瞻妄等疾病,伴隨著疾病會呈現不同的精神症狀。綜觀老年精神疾病的照顧,筆者列出一些臨床上的照顧重點,其主要照顧措施可分為下列四大層面:

(一)生理層面

(1) 注意個人身體清潔維護:
要隨時的注意個案的身體清潔維護,比方刷牙、洗臉、沐浴、更衣、剪指甲等個人清潔,鼓勵個案維持個人清潔,必要時給予協助或使用一些輔具,另外維持規律的如廁習慣也是很重要的。
(2) 維持充分且均衡的營養:
個案因疾病症狀影響,可能在進食部分有時會缺乏控制能力,有時又會拒絕進食,偏食,而造成營養不良或消化不良,照顧上可以提供個案熟悉的食物,採少量多餐進食,鼓勵規律的液體攝取,提供均衡的飲食。另外每週監測體重是必須的。
(3) 適當的身體活動並有充足的睡眠:
維持每日合宜的運動,例如走路、體操、打太極拳等,可以促進夜間睡眠與血液循環,對新陳代謝也有幫助。
(4) 預防受傷:
老年人精神疾病個案對精神病藥物特別敏感,要謹慎用藥,以免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與加成作用,造成個案身體的受傷,提供熟悉規律的生活環境是很重要的。
再則,跌倒是高齡個案最常見的受傷,有關預防跌倒的護理措施,比方穿著合宜的衣褲、防滑拖鞋、移除房間內多餘的家具、保持地面乾燥、要維持明亮燈光等。另外因個案認知功能受損,要將家中危險的物品、插座、工具等也放置個案不易取得之處,以防受傷。
(5) 預防走失:
老年失智症個案容易走失,可以使用防走失手圈手錶,或是至警政單位印指紋,晶片定位,要減少個案單獨外出之情形。

(二)心理層面
(1) 提供固定的環境與照顧者,讓個案有安全感,並可建立信任關係。
(2) 建立有規律結構性的活動,定時的陪伴、傾聽,引導個案說出內心感受與想法。
(3) 安排團體或個別的懷舊活動,鼓勵個案敘說過去生命經驗,建立其自尊之滿足。
(4) 維持個案與家人的關係,給予個案的護理措施應包括評估其情緒狀態與現實感。
(5) 當個案出現幻覺與妄想時,不與其爭辯,轉移其注意力即可,給予同理。

(三)智能層面
(1) 要評估個案的認知功能來選擇溝通的方式,並以低頻、沈穩、眼神接觸的方式接觸個案,儘量減少開放式問句,一次只問一個問題,並重複重點,若個案忘記時,可以提醒,以減少挫折感。
(2) 加強現實導向活動的刺激:提供人、時、地定向感的提醒,可以選擇在家中懸掛大型的日曆與時鐘,在病房內可設計用圖像辨識的房間標示,擺放個人熟悉的物品、播放個案愛聽的音樂等,以減少個案因定向感錯誤造成的不安。
(3) 鼓勵多參加職能治療活動:透過活動的參與,增加人際互動,也可添加生活中的樂趣與信心的建立。

(四)社會層面
(1) 評估個案的能力,設計個案可以完成的活動,帶領著個案完成,讓其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增加與社會的連結。
(2) 多鼓勵個案參加病房的活動,增加人際互動,並由結構式的活動增加其感官的刺激、腦部的運作。例如:拼圖、下棋、唱歌、園藝活動、懷舊團體等。可提升個案生活範圍與生活品質。

以上四個層面照顧方向,希冀能提供照顧者些許幫忙,而照顧者本身的壓力與健康更是我們所關心的,不管您是照顧者的角色,亦或是家中有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我們宏濟醫院的精神醫療專業團隊,能提供您所需要的協助。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