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後,你需要好好照顧自己──談情緒界線

心理師 文章

文字:本院 李婕寧 臨床心理師

當大家興高采烈地討論每一年的長假期有哪些,或是長假去了哪些地方玩時,治療室裡發現事情常常是一體兩面的,我們一方面享受脫下工作角色的自己,但另一方面,我們卻又得開始面對關係角色中任務,因長假期也意味著「你將有一段時間需要跟特定人事物拉近距離。」

平常能夠迴避的,不論是夫妻爭執、親子衝突及公婆不合,假期似乎給了它們一個發揮的舞台,一個情緒界線拉扯的舞台。

情緒界線,是一條看不見的線,我們沒有人可以拿筆完整的畫出自己的情緒界線究竟是長是短是圓是扁,唯一管道就是心理感覺,這就有點像是我們無法看見自己的感覺神經,不過當被觸碰時,我們的皮膚器官會清楚地有感,情緒界線也是如此!它扮演著守護你內在領域的重要防線,具保護性質,但帶來的並非舒適感受,心理困擾經常出現在你的內在告訴你危機發生,但面對入侵時,你總是無能為力…

可能是集體文化的薰陶、也可能是家庭風格影響…等,即使你有所成就、氣力十足,但當面臨到關係中的拉扯時,我們經常瞬間變成脆弱、羞愧或無能的孩子,還是不由自主地「忽視」、「壓抑」自身感受,選擇「妥協」、「迎合」或「逃跑」…等方式,在選擇拒絕他人時,我們往往寧願消耗自己。

妥協自己,照顧他人可能是美德,無須批判自身的善良,但當我們有所空間時,或許可以嘗試著將「照顧」放回自身身上,試想當有些犧牲時,我們感到擔憂害怕的是甚麼?

看看、聽聽這些擔憂害怕的感受,想想你可以怎麼照顧及回應這些感受,再想想我們可能也會感到滿足及愉悅,而這些感受又想告訴我們甚麼呢?下一次再遇到類似情境時,如果可以停個三分鐘思考自我照顧時,你會希望自己有那裡地方可以不一樣?

關係的建立、維持或結束通常是複雜、苦樂交織的,我們就像馬拉松長跑的選手,但即使是長跑,都需要補給站或是稍微的暫停,人生也是,有時候假期後,跟心理師談談,有時間/空間專心照顧自己,或許也可以是人生中送給自己的補給站。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